2018年7月19日下午14:30,受bevictor伟德桥梁工程系邀请,密苏里科技大学陈根达教授做客研究生创源大讲堂,作了题为“Emerging Roles of Automation and Informatics in Construc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Civil Infrastructures”的学术讲座。讲座由bevictor伟德副经理王明年教授主持,bevictor伟德赵人达、祝兵、艾长发、沈锐利、杨永清、张清华、勾红叶、邵长江、魏凯、姚昌荣、高玉峰、潘毅、袁冉、李翠娟,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滕飞等多位教师与100余名硕博士研究生参加了学术讲座。
讲座伊始,王明年副经理代表学院和广大师生对远道而来的陈根达教授表示了欢迎,并详细为大家介绍了陈教授的个人情况。讲座就此拉开帷幕。
首先,陈根达教授介绍了无损检测、传感系统、成像系统、数据分析、爬升机器人、无人机(UAV)和3D打印技术的最新发展和潜在应用。其次,详细讲述了混凝土3D打印技术和无人机(UAV)技术在土木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的具体应用情况及其对土木建设行业的改变;并针对现有的基础设施保护措施,阐述了如何将传感、成像系统及机器人整合到目前的视觉检测系统中,从而将传统的桥管理方法转变为以数据为驱动的桥梁管理方法。最后,陈教授针对近年自动化和信息技术在土木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中的应用和发展,指出了一些利用传感、成像、通信和计算机仿真工具来管理现有基础设施所面临的新挑战。陈根达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理论和实践联系紧密,生动精彩、深入浅出,获得了全场师生热烈的掌声。
一个小时的讲座结束之后,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踊跃发言,积极开展学术交流。陈根达教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了详细解答,并表示了高度赞赏,同时还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大家都受益匪浅。
最后全体师生进行合影留念,本次创源大讲堂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但交大师生对学术的那份热爱与赤诚之心将会永远鲜活,永不落幕。


陈根达教授简介:陈根达,教授,博士,现为密苏里科技大学首席教授,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研究员,结构工程研究所研究员,INSPIRE大学运输中心主任,系统和过程评估研究实验室主任,美中交通中心副主任。陈教授予1992年在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获得博士学位,而后在纽约从事了三年多的桥梁设计、检测及施工实践,并于1996年加入密苏里科技大学。他获得了两项专利,并撰写了350多篇关于结构健康监测、智能结构、界面力学与劣化、桥梁工程及多灾害影响的出版物。他获得了199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职业奖,2004年土木工程师学会教师成就奖,以及2009年、2011年和2013年密苏里科技大学教师研究奖。他担任了2019年举办的第九届智能基础设施结构健康监测国际会议的主席,杂志《Intelligent Sensors》的编辑,《Journal of Civil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的副主编,《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的编辑成员,以及美国结构控制与监测专家组的副组长。他于2007年入选ASCE研究员,2013年被选为结构工程研究所(SEI)研究员,2016年入选密苏里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师学会,并成为Chi Episolon的荣誉会员。
来源:bevictor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