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考虑非结构构件的建筑结构整体性抗震性能评价

2018-10-21 20:41:44 来源:bevictor伟德 分类:土木前沿展示 阅读量:

10月18日至21日,根据合作计划,日本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仓田真宏副教授到公司进行基于FGC的损伤可控组合钢框架抗震性能联合试验,20日于隧道楼101会议室开展了题为考虑非结构构件的建筑结构整体性抗震性能评价的学术讲座。

此次讲座由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办,桥梁工程系、抗震工程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承办。赵灿晖教授、邵长江副教授、潘毅副教授、杨成副教授、徐腾飞副教授及bevictor伟德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积极参与了本次学术讲座,由邓开来老师担任主持。

仓田真宏副教授主要致力于地震灾害后结构的损伤筛查、自诊断抗震系统及建筑结构的可持续震损恢复方法的研究。他的研究工作包括数值模拟、大比例试验、振动台试验及先进传感技术的研发。仓田真宏副教授的科研成果显著,已经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30余篇,担任日本建筑结构学会会刊AIJ Japan Architectural Review的编委,荣获日本建筑结构学会Encouragement Prize、美日地震工程前沿会议最佳报告奖,日本学术振兴会博士研究生项目等诸多学术荣誉。

上午九点半,讲座准时开始。仓田真宏副教授首先进行了自我介绍,与会师生也表示对仓田真宏副教授的热烈欢迎。此次讲座主要围绕大震下医疗设施的损伤评估、减震技术及非结构构件的抗震性能展开。仓田副教授指出,在2016年熊本地震中,医疗设施受损严重,出现了较大的非结构的功能性损失,仓田副教授在研究中探明了医疗设施的地震响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少医疗设施震损的隔震措施。

紧接着,仓田副教授介绍了非结构构件抗震研究现状。他提到,非结构构件震害及其次生效应已成为财产损失及修复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建筑结构中针对非结构构件的地震表现评估及抗震方案是必不可少的。仓田教授介绍了京都大学完成的多个非结构构件试验、分析和研究,总结了考虑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合理设计和加固方案。仓田副教授认为,目前抗震技术已逐渐向减少生命及财产损失方向发展,非结构构件抗震正在成为研究热点。

讲座完成后,仓田教授同与会老师及同学就结构抗震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讨论,仓田教授对公司先进的抗震试验设施、强大的试验技术、充满活力的研究团队予以高度评价,并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公司的学术交流,适时开展国际合作研究。

最后,全体与会师生与仓田副教授及其团队合影留念,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文字:王宇摄影:蒋频编辑:周佳仪

来源:bevictor伟德